以不一樣的方式傳承山東記憶,為山東建筑大學這個團隊點贊!
2016年,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于涓、趙斌、慕啟鵬等教師著手組建口述史團隊,致力于挖掘即將湮沒的建大校史,補齊學校人文研究的短板,開創了地方建筑院校專業學科發展史研究之先河。
2016年至2020年,建筑城規學院口述史團隊先后對山東建筑大學初創時期的30位親歷者進行了訪談,積極搶救建大記憶,建立了建大口述記憶庫,以訪談手記、訪談實錄、訪談影像、老照片、實物收集的方式,記錄了學校60年發展的艱辛歷程。尤其是在學校60周年校慶期間,組織、匯集海內外的校友,共同尋找山東建筑教育開創者伍子昂先生的檔案和足跡,全力挖掘幾近被湮沒的相關史料,進行系統梳理,還其在中國建筑教育史上應有的一席之地,該文后被收錄到《中國建筑口述史文庫》。
在口述史團隊的努力下,目前建大記憶庫已形成逐字稿近100萬字、老照片數百張、影像素材近100個小時。還出版了專著《海右名宿——山東建筑大學老教授訪談錄》,2020年該書由中國建工出版社出版,中國建筑口述史協會評價這本書“以專業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態度,開創地方建筑院校專業學科發展史研究之先河”。
不僅僅是搶救建大記憶,于涓還將口述訪談與鄉土文化遺產研究、古村落保護、工業遺產保護等學院特色專業相結合,2016年以來,在膠東、沂水、淄博、濟南、聊城、濟陽等地尋訪傳統建筑匠師,搶救性地記錄和保存其技藝和經驗,為山東傳統營造技藝積累原始的口述資料。目前已積累了100多個小時的視頻、音頻等素材,為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系統、明晰的傳統建筑技藝史料打下基礎,也可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專業的第一手訪談資料。
2015年以來,于涓指導團隊學生拍攝家族口述影像《會蓋房子的老匠人》《風雨來自濃淡中》《尋找子昂》等多部口述影片,先后6次榮獲全國大學生“家春秋”口述歷史大賽優秀紀錄短片獎,于涓也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同時山東建筑大學也被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中心確定為“大學生口述史實踐基地”,成為全國口述歷史聯盟的首批成員之一。
口述史團隊還首創、發起并策劃了中國建筑口述史“傳薪計劃”工作坊,組織數十場專家講座,對來自全國數十所建筑類院校的近8000人次進行(線上)培訓,有效提升了專業影響力。
一元復始,四序更新。2023年的春季,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口述史團隊啟動了中國建筑口述史實踐工作坊(第二季),在新一季的“傳薪計劃”中,他們將進一步跨越專業藩籬,嘗試以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口述理論,助力中國建筑口述實踐。繼續探討和探尋地方建筑口述史在當下多學科視角、多元融合媒介共同觀照下的采集與呈現,對建筑口述史訪談技巧、工作機制以及對已有口述資料的互證、解讀與利用進行多元探索。